央广网上海7月26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7月26日,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出席“AI焕新 产业共赢”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他用三个“倍增”阐释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广阔前景。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中国移动供图 央广网发)
杨杰指出,当前,人工智能不断取得突破式进展,技术能力、经济效益“两个规模效应”持续释放,在语言理解、图像识别、高效学习等方面比肩甚至超过人类水平,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开启碳硅融合的文明新形态,创造广阔的发展新机遇。
杨杰认为,一是“智能倍增”,激发社会发展新红利。当前,以传感器、处理器、存储器、控制器等物理硬件为“躯体”,以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运动智能为“神经中枢”的硅基生命,正迎来群体性涌现。未来,随着AI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载体的广泛普及,硅基个体数量有望超过全球人口总量,成为社会劳动力和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形成新的“人才红利”,出现新的“360行”。
二是“时空倍增”,释放数实融合新潜能。随着具身智能、世界模型、AI自主演进等前沿方向持续突破,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更加实时、精确地映射现实世界,孕育“数字孪生工厂”“元宇宙实验室”等全新场景。未来,数字空间容量有望达到全球陆地面积数倍,推动社会发展边界从“有限物理世界”到“无限数字时空”拓展,显著增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三是“效能倍增”,点燃智能经济新引擎。个性化智能体、人机协作生产、分布式交易等新业态,正推动形成超大规模协同创新网络,驱动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与创新速度的指数级提升,加速智能经济的蓬勃兴起。未来,智能经济将成为数字经济的高阶形态,有预测表明,智能经济有望推动全球GDP年增长率提高一个百分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杨杰表示,中国移动将全面升级“AI+”行动计划,持续深化AI“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定位,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一流人工智能全栈能力。
例如,围绕突破核心能力,推动“九天”基础大模型升级至3.0版本,攻关百万级上下文解析、多模态复杂任务推理、行业知识深度理解等特色能力,打造技术领先、好用易用、自主可控的模型基座;围绕创新技术架构,自主研发多模型和智能体聚合服务引擎MoMA,实现大小模型、不同模态、各类工具链与智能体的自主选择、最优匹配,切实满足客户对AI“低成本、高性能、优体验”的需求;围绕探索前沿领域,锚定AGI、ASI长期愿景,重点布局智能体网络、世界模型、AI自主演进等前瞻方向,确保AI不仅能做事,还能做更复杂、更具创造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