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过这样一种说法没有,就是有相关明令禁止,宇航员不能在空间站里随意放屁。因为,空间站是密闭的环境,如果放屁的话,就有可能发生危险。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是真的吗?
实际上,当我们查遍NASA的宇航员手册,就会发现压根没有“禁止放屁”这一条。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宇航员对于放屁的谨慎程度,确实也挺高的。
要知道,屁里含59%的氮气、21%的氢气、9%的二氧化碳,另外还有3%的甲烷。这些气体在地面上没什么,但是在空间站的封闭环境里,就会制造麻烦。
比如,2001年,和平号空间站就出过一次险情。一名宇航员放屁后,附近的气体传感器突然报警,检测到甲烷浓度瞬间飙升到0.1%。虽然没有达到爆炸点,但是这件事却让科学家紧张了好几天。
还有,1998年,俄罗斯“联盟号”飞船上。当时,有宇航员偷偷吃了豆类食物,放屁后造成舱内甲烷浓度超标。于是,地面控制中心只能启动备用空气循环系统,差点影响了整个任务。
那么,在空间站放屁到底多可怕呢?
很多人觉得放屁最大的问题是臭,其实在空间站,臭味只是小事。因为硫化氢是屁里的主要臭味来源,浓度达到0.00047ppm就能闻到,但是要对人体造成伤害,得达到50ppm以上。
其实,真正的威胁是对设备的影响。氢气是屁里含量第二高的气体,虽然不会爆炸,但是会腐蚀某些金属部件。
比如,国际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板接线处,曾经就发现过因为氢气长期侵蚀导致的微裂缝。2015年更换这些部件时,花了足足300万美元。
还有,屁里的水分含量约5%,在空间站的低温环境下,可能在光学仪器镜头上凝结成霜。2009年,国际空间站的一台天文望远镜就因为这个,造成观测数据出现偏差,后来不得不安排宇航员出舱擦拭。
科学家认为,与其禁止放屁,不如从源头控制。对此,NASA的食品研发团队花了10年,开发出了“低产气食谱”。他们发现,在地球上吃豆类食物容易产生气体,但是经过高压蒸煮后,其中的低聚糖含量会减少60%,这样可以降低屁的排放。
当然了,要是实在憋不住时,宇航员还有一个“应急方案”,就是穿特制内裤。这种内裤内侧有活性炭涂层,能吸附90%的异味和部分有害气体。
还有老宇航员分享经验说:如果预感要放屁,就去靠近风扇的地方。那里气流快,能把气体吹向过滤器,比憋着舒服多了。再说了,现代空间站一般配备有太空抽气马桶,带有负压抽气系统,这些“屁”事也可以到太空马桶解决。
没想到放屁这种小事,在空间站里居然是一件“大事”。不过,空间站里也不是不准放屁,而是要“科学的放屁”。
下一篇: 关于🐽大圣众娱房卡批发🉑原来这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