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科技界瞩目的年度盛会——2025人工智能应用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将于7月28日至7月30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启幕。
自2018年创办至今,智博会已成为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的标志性盛会。据统计,智博会汇聚了累计超1000家参展企业和团队、1000余位行业精英,展示AI产品及解决方案超过5000项,举办主题论坛和新品发布会100多场,举办创新创业大赛7场,吸引现场观众累计超20万人次。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人工智能在这里生根发芽,发展壮大。园区为智博会提供了一流的展示舞台,智博会则为园区注入了前沿科技动能和国际影响力。如果要为这种关系寻找一个最贴切的诠释,那必然是一场科技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苏州工业园区风景
苏州工业园区:全力奔赴科技创新之路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始终走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前沿。在人工智能领域,园区系统性构建了“政策引领—服务赋能—场景开放—产业积淀”四位一体的支撑体系,形成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强磁场。
2025智博会较往届取得突破性创新,在多个维度实现全方位创新升级。
园区为智博会赋予独特价值
产业沃土孕育科技硕果。园区犹如一片创新的热带雨林,在这里,超1800家AI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20家AI领域上市企业如参天大树般挺拔,1100亿元的AI年产值谱写着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经济的华彩乐章。
打造技术创新的试验田。自2018年起,园区精准捕捉产业痛点,孕育无数创新的种子,为智博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和场景支撑。在这里,AI技术得以在真实场景中验证、成长,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华丽蜕变,使智博会成为一块技术创新的试验田。
智博会不止于展示,更在于连接与赋能。与往届相比,本届智博会在延续规模大、层级高、覆盖广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将着力打造四大创新特色板块,实现从“展示平台”向“价值创造平台”的深度跃迁。
活动海报
园区为智博会注入澎湃动力
阵容强大,大咖云集。脑机接口和类脑计算最前沿的科学家将亲临盛会。中国科学院郑海荣院士将携脑机接口研究的成果亮相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研制出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天机芯”的清华大学施路平教授、荣获高性能计算领域最高奖ACM戈登贝尔奖的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家张林峰等都将现身智博会,与大家高峰相见。
沪苏联动,共绘人工智能创新篇章。智博会将与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深度互动,在供需对接、产业和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手牵手”的多项生态互动。形成“技术研发-场景落地-产业孵化”的闭环,推动技术红利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供需对接,打通AI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本届智博会通过“AI好望角”的品牌服务,引入央企、省属国企以及行业龙头企业、资本、人力资源企业与参展企业对接交流;同时通过预匹配机制,提前收集并梳理参展商的技术解决方案与参会观众的具体需求,实现精准配对。现场将设置供需对接专属洽谈区,并组织多场次、多主题的“闭门对接会”,为技术供给方与需求方创造高效、私密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机会,切实推动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融入生活场景,解决产业痛点,释放商业价值。
智博会给苏州工业园区带来什么?
智博会是苏州递给世界的一把尺,用来丈量AI落地的距离,刻度上写满“永不落幕”的苏州决心。
经过多方的努力协作,智博会已成为展示人工智能产业跃升的核心引擎;也是加强对外开放、优化产业生态的重要平台,以及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标志性盛会。
智博会通过多渠道招商引才,成效显著。专业展区、双创大赛、奖项评选等环节,累计吸引2000多个项目团队参与,成功对接500多个招商项目。特别是在工业软件和AI芯片领域,签约了80个项目,并成功引入了九识智能、新华三工业互联网等重大企业落户。
智博会致力于构建人工智能行业标杆话语体系。通过邀请全国400余家权威媒体参与报道,与多家知名媒体平台合作进行视频直播,观看量达1500万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园区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在智博会上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年度报告》和《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指数报告》,进一步擦亮了苏州的城市名片,为苏州工业园区的AI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智博会即将启幕,新一届盛会将在一场新时代的“双向奔赴”中,为世人开启一扇通往未来科技与产业融合创新的大门。(裘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