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家庭,一碗水真的端不平?
创始人
2025-07-25 09:04:17
0

在二孩家庭中,常常会有人质疑“一碗水真的端不平”。确实,当父母将爱分给两个孩子时,难免会在细微处出现差异。比如,给老大买了新文具,老二可能会觉得不公平;老大先得到了父母的陪伴,老二可能会闹情绪。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有意偏心。父母的爱如同源源不断的泉水,只是在不同情境下以不同方式流淌。他们会在孩子的成长中不断调整,尽力做到公平对待,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父母的爱,只是这种平衡需要时间和用心去维系。


《家庭关系》期刊研究发现,二胎家庭中,70%的父母与幼子的相处时间是长子的1.5倍。父母偏心,仿佛是二胎出生时的附带品。

作者 | 洞照

编辑 | 宋爽

题图 | 《未知的首尔》

在双杠上,运动天赋过人的妹妹做出高难度动作,试图吸引妈妈的注意。不远处,妈妈牵着文静的姐姐快步向前,没投来哪怕短暂一瞥,唯有简单粗暴的催促在风中飘荡。

类似韩剧《未知的首尔》中这一幕的场景,在现实中无数次上演。

这部近期豆瓣评分最高的都市剧,在因青春成长与治愈爱情线备受好评的同时,书写了一本令无数非独生子女共鸣的“多孩家庭生存手册”。

(图/社交媒体平台截图)

尽管主人公的双胞胎身份较为特殊,但不可否认,编剧揭露了多孩家庭的普遍弊病:不论主观上是否注意,父母永远没法“一碗水端平”,成长环境的失衡感给孩子造成深刻的创伤,孩子之间也会因此产生误会与隔阂。

不被偏爱的孩子,

躲在阴影里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从生育孩次看,2014—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明显上升,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

2023年10月,《解放日报》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历年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报道中指出:2017年为近20年的二孩生育峰值;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二孩及以上占出生人口的比例曾连续5年超过一孩占比。

(图/《未知的首尔》)

如今,三孩政策已然放开,对照新华网曾在2013年报道中提到的数字,中国当时有2.18亿独生子女。十多年来,独生子女比例的变化,也伴随的社会家庭观念的变迁。

《未知的首尔》中,双胞胎姐姐名叫刘未来,妹妹名叫刘未知。剧名暗示了故事的视角与关键地点——成年后的未知原本与首尔毫无瓜葛,因为与姐姐互换身份,她才第一次来到这座曾经向往的大都市。顶着姐姐的名字,属于她的首尔生活徐徐开启……

(图/《未知的首尔》)

为何妹妹此前从未到访过姐姐生活的地方?从片头定格画面里的椅子和玩偶开始,前几集带我们回看了两个女孩的过往人生。

未来,就像这把洁净的椅子和这只安静的小熊一样,从小就是别人眼里的“乖乖女”和“优等生”。她平日里没什么表情也很少讲话,大人们却从不强行逗她笑,也没人觉得她性格不讨喜,只因她身体不好,却总在考试里拿第一。

未知,顽皮、大大咧咧,有着能把椅子磨坏和第一个冲进学校食堂的活力。她爱笑爱聊天,却常被妈妈冷眼相待、厉声指责,只因有点叛逆、成绩平平。

更讽刺的是,妈妈经常分不清姐姐和妹妹,但一听说女儿闯祸了,第一反应永远是未知干的。饶是后来未知因运动天赋得奖,她的反应也不是替女儿开心。孩子成人后,她甚至觉得未知没出息,不让她到单位找自己。

(图/《未知的首尔》)

或许妈妈无意伤害未知,但令人遗憾的事实是,这种无处不在的比较让未知越来越自卑,被迫学会了隐藏情绪。受伤无法再跑步后,她坠入了坏情绪的深渊,长久以来遮蔽在头上的“我不如姐姐”的阴影,迅速将她吞没。

现实中也许没有这样的戏剧冲突,却从不缺琐碎而刺骨的荒诞。

邻居家有两个男孩,哥哥考98分被骂“为什么不是100”,弟弟考60分反被夸“比上次进步了”;某综艺节目里,妈妈给大儿子买一万块的乐高,给小女儿买十块钱的橡皮泥,还笑称哥哥要开发智力,妹妹随便玩玩就好。

这种差别对待哪是个例?《家庭关系》期刊研究发现,二胎家庭中,70%的父母与幼子的相处时间是长子的1.5倍。父母偏心,仿佛是二胎出生时的附带品。

(图/《未知的首尔》)

多孩家庭父母偏心并非二胎政策重新放开后的产物。从老一辈口中,我们都听过弟弟妹妹捡哥哥姐姐穿过的衣服、用过的东西的往事。那一代人家里,年幼的孩子往往由哥姐拉扯长大,大部分祖辈也习惯于把好的都留给最小的孩子。

物质匮乏的年代,这样的做法往往是现实所迫的不得已之举,可在我们身边,富裕家庭的90后也哭诉着自己被父母偏心的经历。

几年前,一位来自浙江的朋友哭着复盘自己和妹妹的不同人生:她和妹妹都在国外留学,不同的是自己毕业后回国,先后在几家规模不大的私企工作,妹妹则一直留在国外。

虽然父母对她们的物质投入没有太大区别,但对这位朋友的教育更多夹杂了要担负的家族责任,对妹妹则是“放养”,还把家里的几间商铺转到了妹妹名下。

(图/《未知的首尔》)

原来我们都在羡慕对方

不过,被偏爱的孩子一定能获得更好的人生吗?

未知曾对此深信不疑。一方面,姐姐上过大学,在首尔一家国企工作,而她没有上大学、没有走出家乡、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是务务农,打打零工;另一方面,妈妈提到姐姐总是特别自豪,乡亲们也都夸姐姐能干,而她是个不被信任和看好的“透明人”。

直到有一天,报喜不报忧的未来一脸憔悴地回到家乡,未知才知道姐姐过得并不好,甚至面临失业危机。当下,未知完全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甚至还能开玩笑。毕竟姐姐这么优秀,一定会处理得很好。

然而,未来倒下了。在医院,未知第一次了解到姐姐真实的健康状况:除了与生俱来的体弱,她还被情绪病困扰。

(图/《未知的首尔》)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刊载的《同胞竞争对大孩心理行为的影响及家庭教育对策》一文提到,“当同胞竞争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时,大孩可能会出现同胞竞争障碍,产生倒退行为、攻击行为、情绪障碍等,影响其心理和行为发展”。

不得不以“乖孩子”“优等生”的高标准规范自己、总被当成榜样跟妹妹比较等事实,都在未来的成长中构成了这种处理不当的同胞竞争。雪花一片片累积,树枝终于被压折。

未来不想回到给她巨大压力和痛苦的单位去了,而未知觉得姐姐不能就这样回到家乡,因为她的成功与失败早就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如果她灰溜溜地回来,不仅妈妈会生气、失望、难过,乡亲们也可能用奇怪的眼光看她。

未知提议,不如像小时候那样互换身份,反正没人看得出来。于是她将黄发染黑,未来将长发剪短。果然,妈妈没看出来。她们就此“扮演起”对方。

(图/《未知的首尔》)

因为一直觉得姐姐在单位干得很好,第一天替姐姐上班时未知面带微笑,自信满满。当同事向她投去鄙夷的目光,当上级丢给她一个别人口中的“烫手山芋”,她才发现姐姐的职场生活根本不是她想象中那样。

而未来,在未知的房间里发现了妹妹的一些小秘密,也逐渐意识到她对自己的羡慕。在大棚里,她感受到妹妹的生活平凡而纯粹,没有办公室政治、没有同事间的虚与委蛇。乡下的天比首都宽广,田野的气息比街道清爽。

身份互换后,未来也看到了妈妈的另一面:她脾气不好,日常操劳,对妹妹缺乏耐心和关爱。她曾羡慕妹妹轻松、自由,如此看来只是自己想象出来的美好。

(图/《未知的首尔》)

这种错位的羡慕在多孩家庭里太常见了:老大羡慕老二可以撒娇,老二羡慕老大有特权;哥哥羡慕妹妹不用被催着买房,妹妹羡慕哥哥能继承家业。就像两只互相望着对方笼子的鸟,都以为对方的天空更蓝。

与其“一碗水端平”,

不如“每人一碗水”

倘若只表达缺憾和悲伤,不足以让《未知的首尔》成为一部观众交口称赞的好剧。在写实的细节与动人的台词之下,它的底色是成长与治愈。

就像旅行让我们在别处和他者的生活里得到治愈一样,在未知作为未来、未来作为未知的新生活里,两位主人公也都进一步成长与成熟起来,慢慢治愈自己,也治愈他人。

(图/《未知的首尔》)

在公司,没上过大学的未知经过无措、迷茫、失败的磨练,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在黑心上司布置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里,她用自己的真诚融化了房主奶奶冰封的心门,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治愈了自己的童年阴影。外婆摔倒后下了十几年的那场雨,终于停了。

“当我以别人的身份活着,我才意识到,我最大的天敌是我自己。”当自卑、无助的坏情绪再次袭来,她可以冷静下来思考,困住自己的究竟是外界还是别的?这一次,她主动打开了房门,回到家人和爱人身边。对于“外界”和自己,她都有了新的认识。

(图/《未知的首尔》)

未来则通过乡村生活重拾了对生活的兴趣、爱人的能力,以及“打怪兽”的勇气。在未知的身份加持下,她一点点释放了被压抑的直爽天性,也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妹妹在公司做了她不会也不敢做的事,鼓舞了她也点醒了她。

最终,她用自己的双手惩治了职场霸凌和性骚扰的加害者,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打赢了这场属于她和其他受害者的战役。

(图/《未知的首尔》)

而妈妈,我们不是要为已经造成的伤害开脱,而是想表达:只要爱还在、彼此还能沟通,一切就有改观的可能。

在身份互换期间,姐妹俩看到了自己没见过的妈妈,对妈妈的一些行为和观念也更能共情了,就像未知的独白:“那时我蜷缩在房间里,以为只有自己活在煎熬中,从没想过砸坏门把手那一刻,我妈妈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图/《未知的首尔》)

假如“做合格父母”是一门课程,恰当的考题和满分的答案恐怕同样难以拟定。当孩子处在情绪黑洞之中,“妈妈也是第一次当妈妈”可能听起来像一句不负责的借口,但冷静下来细想,这难道不是事实?

而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子女。那么,为何不共同应对这些人生中的崭新课题?就像剧中男主角李昊洙的妈妈那样,无惧“半路出家”,拿出一颗真心对待继子,成长为一位包容而果决、理智与情感相融的母亲。

三位年轻人和两位母亲的故事也告诉我们,父母对孩子与其强求“一碗水端平”,不如给每个孩子一碗完整的水,即拿出完整的自己——完整的爱、精力和时间来对待,让他们不必用残缺的童年拼凑难以完整的人生。

(图/《未知的首尔》)

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也不要追求什么“标准”和“榜样”。正如未知在结尾所言:“人生不是一本写好结局的书,而是一个需要我亲手填满的笔记本。即使面对空白页,那也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是我的故事尚未写出的第一页。”

校对:严严;运营:嘻嘻;排版:章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6名大学生掉入浮选槽,救援为何... 6 名大学生不慎掉入浮选槽,令人焦急的是救援竟在 38 分钟后才到场。这期间,不知学生们经历了怎样的...
星链网络因为“故障”突然中断,... 星链网络因为“故障”突然中断,带给我们的重大警示 如果到了战时,特斯拉汽车、波音飞机、苹果手机和电脑...
海立电器取得一种储液器专利,生... 金融界2025年7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南昌海立电器有限公司;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取...
柬埔寨驻联合国大使:要求立即无... 柬埔寨驻联合国大使坚定地要求立即无条件停火。在国际舞台上,他以果敢的姿态发声,彰显着柬埔寨对和平的渴...
格力电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耿爽:美国接二连三在安理会对中... 耿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着中国的坚定立场。美国却接二连三在安理会对中国无端发难,试图抹黑中国形象、干涉...
这头小牦牛,基因有来头(趣科普... 网友:最近,西藏金丝野牦牛繁育基地诞生第一头克隆牦牛的新闻让我很感兴趣。据说这头牦牛体重33.5斤,...
美国务院重组之际,“中国屋”被... 在美国务院重组的关键时期,“中国屋”这一重要部门的人事变动引发广泛关注。据悉,“中国屋”已被曝将迎来...
2025笔记本CPU解析:购买... 购买新笔记本电脑可能会让人困惑。我发现最好的起点是尺寸。你想要轻薄的超便携设备,还是屏幕更大但携带不...
马克龙表态后,英首相:承认巴勒... 马克龙表态后,英国首相明确表示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加沙停火步骤之一。这一表态彰显了国际社会对于巴勒斯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