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 15%关税正式出炉,这一举措给双方经济带来不小冲击。石破茂本欲掌控局面,却仍难以逃脱逼宫之势。在这场贸易博弈中,看似达成的协议却如同“见光死”一般,充满了不确定性。美日之间的贸易关系本就复杂微妙,15%关税的实施更是加剧了局势的紧张。石破茂在这股压力之下,面临着来自各方的质疑与挑战,其能否力挽狂澜,还是这份协议最终只是昙花一现,成为美日贸易史上的一个波折,令人拭目以待。
美日关税谈判尘埃落定,原定25%的“对等关税”下调到15%,低于7月初关税函所威胁的25%,也低于4月特朗普在“解放日”所设定的24%。但从首相石破茂今天的表现看,他还是高兴不起来。
美国原对日本汽车加征的关税从25%减半为12.5%,再加上原本2.5%税率,最终达成征收15%关税的协议,但美国对日本钢铝制品加征的50%关税维持不变。这个15%税率的意义是可能成为韩国等其它重要经济体与美国谈判的参考标准。
石破茂说,美日双方为国家利益已尽全力进行极限谈判,已收到协议的初步报告,将审慎评估内容。达成协议之前,他曾透露,打算在评估谈判进展后,尽速决定是否辞职。
这个15%关税究竟是蜂蜜还是毒药?
开心的是特朗普,他说协议或许是史上最大的一笔交易,日本将在美投资5500亿美元,美国将得到其中90%的获利,协议将创造数十万个工作机会,前无古人!更重要的是,日本将开放包括汽车、卡车、稻米等农产品市场。
共同社认为,如果日本国民认为协议内容仍不充分,会对因参院选举大败而动摇的政权根基造成进一步打击。石破政府除了要作出详尽说明外,还要针对剩余的美国关税和美国产品流入对日本产业造成的影响采取对策。
日方将在维持最低准入的框架下,在每年77万吨零关税进口的稻米中,增加美国进口稻米的比重。美国大米流入日本市场可能加重国内农户的经营负担。考虑到其政治敏感性,日方谈判人员成功等到选举后才达成协议,在这部分作出让步。如在选举日之前让步,选举结果恐怕更惨不忍睹。
问题是,日本就算躲过了25%关税,降到15%,特朗普也可能把注意力转向其他议题,继续极限施压。这次协议不含防卫费问题,意味着日本大概率会额外单独支付相关费用。
看起来横竖是一份“见光死协议”。
20号的参院选举中,石破带领的自民党与公明党执政联盟未过半。但即便遇到这么大挫败,他都拒绝辞职,以日美谈判未定作为借口之一,“绝不能让国政陷入停滞”,“必须负责地应对”。
但与此同时,自民党内部要求他承担责任的声音越来越大。
从协议内容公布前的气氛看,日方谈判代表对结果表现出乐观期待。美国财长贝森特率“总统代表团”,19日出席在大阪举行的世博会美国日活动。这是参院选举日的前一天,如此敏感的日子。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与贝森特同台,其乐融融。
赤泽还与贝森特互动说,“完全同意你的观点,达成一份好的协议比仓促达成的协议更重要,达成一项互利的贸易协定仍然有可能。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随后,赤泽第八次赴美。协议公布后,他在社交媒体上如释重负地写道:“任务完成”。还在白宫发现一张特朗普和他上司石破茂的合影,特地留影纪念,露出久违的笑容。
既然都提到“任务完成”,合理推测这是一份能对国内交代的协议,不像是被迫吞下苦果后的表述。
石破茂也同步了解协议内容,事后宣布8月底前辞职。
看来协议的毒性高于甜度。
石破今天与自民党内大佬麻生太郎、菅义伟、岸田文雄会谈,磋商他本人去留问题。现任首相与三位前首相同席的情况相当罕见。
关税谈判面前,石破茂其实打了一场精妙的相位保卫战。
谈判结果在参院选后第三天宣布,石破把谈判拖过了选举日,得到15%这个结果。
实事求是说,美国作为日本最大出口对象国,这个税率仍明显高于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前的水平,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仍不可低估。
但石破茂好歹展现了鞠躬尽瘁,尽力解决“国难”,坚持到最后一刻的坚毅形象,换别人跟特朗普打交道的话,都未必能谈下这个15%。
这么看的话,石破茂并没有被逼宫到无路可走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