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是我们肉眼可以看得到的光,实际上还有很多我们肉眼没法直接看到的光,也就是不可见光,例如我们熟悉的紫外线、红外线、远红外线等都属于不可见光。这些不可见光不仅容易没法直接看到,一般的相机、望远镜也是没法记录到这些不可见光的。
我们人类想真正认识宇宙,认识这个世界,我们就不能仅仅研究肉眼看得到的景象,还需要研究那些肉眼看不到的不可见光。而想要“看”到那些不可见光,就需要有专门的设备才行。例如射电望远镜就能观测那些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射电波。
说到射电望远镜,可能很多网友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位于我国贵州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实际上,全世界有很多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的造型也比较多。早在几十年前,科学家就开始研究射电望远镜了,在1931年,人类使用旋转天线无意中接收到了一个来自银河系中心的神秘信号,随后科学家就开始研制射电望远镜。至今,已经有很多功能强大的射电望远镜,帮助科学家更好地观测宇宙。
我国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是当今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被网友们称为“天眼”,美国口径305米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则是曾经的第二大“天眼”。我国500米天眼是在2016年建成投入使用的,在我国天眼建成之前,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可以说是曾经最大的“天眼”。
虽然这两个“天眼”看起来很像“锅”,有一些网友曾经调侃称下雨的话,“天眼”会不会变成汤锅,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出现的。虽然是球面反射镜面,但镜面并不是一个完整体,而是由成千上万的反射面组成,这些反射镜面之间会有缝隙,水会流下去。而且它们选择在喀斯特洼地建造,这里雨水很容易就向地下渗透,而不是在地面淤积,所以地面不会出现水淹的情况。
在此之前,地球这边有我们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地球另一边有美国305米口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理论上来说可以“正反面”同时观测宇宙,然而在2020年,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坍塌了,彻底沦为了垃圾场。所以现在全世界就仅剩我国这一个“天眼”了,地球另一侧失去了一个“眼睛”。
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在1963年建成,耗资2.6亿美元,到2020年轰然坍塌,它为科学家服务了超过半个世纪时间。由于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是曾经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口径很大、灵敏度很高,所以科学家使用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接收到了很多来自宇宙深处的信号,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发现。
由于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运行了几十年时间,在后期美国管理疏忽等原因,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维护维修跟不上。再加上有时候会遇到恶劣的飓风天气影响,所以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曾经多次出现钢缆断裂的情况。最终在2020年12月1日,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彻底报废,反射镜面正上方那个重达900吨馈源砸了下来,将下面的反射镜面彻底砸烂了,它彻底沦为“垃圾场”。
霍金反对建“天眼”?
当年科学家在使用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时,曾经做了一件让人担忧的事情,科学家朝着距离地球25000光年远的球状星团M13发射了一组无线电信号。这个信号被称为“阿雷西博信息”,上面记载了人类、地球的很多基本信息。很多人担心如果这个信号被外星文明接收到的话,可能就会知道地球、知道人类,到时候我们人类可能就遭遇灭顶之灾了。
之前网络上也有各种关于“天眼”的传闻,其中一个传言就是说包括霍金在内的很多科学家都反对我们建造“天眼”,说担心天眼可能会暴露地球。霍金确实是曾经提出很多预言,其中一个就是担心外星文明可能会摧毁人类,所以他希望我们不要主动去联系外星文明。但他是否反对建造天眼,有待商榷。
因为我们的天眼射电望远镜不可能会暴露地球。因为我们的天眼是被动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信号,也就是宇宙深处向地球这一个方向传来信号,我们的天眼就会接收这些信号,但不会主动发出信号,那就算宇宙深处有所谓的外星文明,他们也不会发现地球的。
“天眼”有新发现
现在我国天眼正在观测着宇宙,科学家在分析望远镜接收到的数据时经常会有新的发现。据发布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的一项研究,我国科学家在银河系一团超高速运动的星际气体云中首次观测到了由超音速湍流主导的复杂丝状结构网络。这一个成果为揭示星际介质在结构形成早期的演化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
这个被称为G165的极高速云(VHVC)与地球的距离十分遥远,距离地球大约5万光年,是一团由氢原子组成的大质量气体云。它以每秒大约300公里的速度在银河系外围空间高速运行。虽然距离相当遥远,但是还是被先进的500米口径天眼观测到了。一般情况下,常规的高速云具有显著的冷暖气体混合的特征,但是这次研究的被称为G165的极高速云(VHVC)却不同,它几乎完全都是由暖中性气体构成。
上一篇: 关于高速互娱有挂吗?♥原来可以开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