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于“农村新公厕只能看不能用”的官方通报引发关注。据悉,在一些农村地区新建的公厕虽外观崭新,但实际却无法正常使用。这一现象暴露出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严重问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也给当地村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相关部门应迅速采取行动,深入调查此事,追究责任,同时加快对这些无法使用公厕的整改和修缮工作,确保农村新公厕真正能为村民服务,提升农村的生活品质。
7月21日,稷山县委宣传部通报:7月20日晚,央视媒体对我县农村公厕未能正常开放公开报道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对媒体报道的情况进行实地核查,确实存在此类问题,情况属实。
对此,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整改工作,对全县农村公厕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切实把资金、人员、制度等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到位,确保农村公用设施正常开放。同时县纪委监委对相关失职失责人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此前报道:《“嫌弃村民素质低、领导视察才开门”!农村新公厕只能看不能用?》
《财经调查》栏目组接到群众举报,村里投入不少资金建成的新公厕常年挂着锁、关着门,成了村民口中“只好看不好用”的摆设。一边是崭新的公厕“铁将军把门”,一边是村民无奈继续使用“脏乱差”的老旧旱厕,建好的公厕为何长期大门紧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