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登高速新郑站,新立了一块以黄帝故里寻根门为背景的指示牌,“全国文明城市新郑欢迎您”11个红色大字引人注目。
“我们是黄帝故里人,也是全国文明城市人。”7月18日傍晚,双龙寨社区幸福港湾小区居民牛根池笑呵呵地说,“现在小区有红色物业,环境好了,社区活动也多,大家真是住进了幸福港湾。”
作为黄帝故里、郑韩古都,新郑以文明创建赋能城市治理,以文化底蕴厚植精神沃土,在“古今交融、城景共生”中彰显近悦远来的城市魅力。
赓续历史文脉
文明根植于文化厚土。8000多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多年的黄帝文化、2700多年的郑韩文化以及神秘的具茨山岩画文化……走进新郑,恰是与历史文化撞个满怀。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来一趟黄帝故里拜祖。”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黄帝故里,寻根问祖、感知文明、滋养精神。
“溱与洧,方涣涣兮。”“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被誉为“东方最浪漫的爱情诗”的21篇《诗经·郑风》,至今仍在溱洧河畔回荡。近些年,新郑市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常态化举办白居易故里诗歌文化季、中秋诗会、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活动传承诗歌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倡树时代新风。
悠久历史为新郑留下了遍地古迹,文物遗存之丰富、品级之高世所罕见。新郑市强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建成郑国贵族车马坑遗址博物馆等各类博物馆10余座、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生态文化公园9处,让文化遗产有尊严地展示出来、融入现代生活,使新郑成为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交融的公园城市。
增进民生福祉
“文明”这个词,看似宏大遥远,却又悄然流淌在日常生活里。
新田360广场一侧,曾经是占道经营的“堵点”,如今成为规范有序的疏导点。“以柔性执法破题,变管理为服务。”新郑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三中队负责人赵丽君深有感触地说。
“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在新郑,民生“温度”标注着幸福“刻度”。
幸福就在绿水青山间。实施全域生态治理和城市景观建设,建成区先后建设各类公园游园共81处,绿地率达到39.85%,绿化覆盖率达到41.28%,浸绿染碧满城秀。
幸福就在百姓笑脸上。李唐庄社区居民马书红是个戏曲爱好者,她加入了社区戏曲文艺队,“团队成员在生活中是邻居朋友,在舞台上就是快乐搭子”。
幸福就在数智治理中。新郑市扎实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搭建智慧城市管理平台,高效解决群众诉求,推动市民幸福指数与城市文明程度协同攀升。
文明实践丰富多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凝聚崇德向善力量,文明已成为新郑最美底色。
“城,所以盛民也。”作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有一种独特的现象在新郑呈现——数以万计的闽商和浙商在这里投资兴业、集聚发展。
近悦远来风物新,最是文明润人心。站上新起点,新郑奋力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整体跃升。(河南日报记者 王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