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晓波
“我花钱买的房子,怎么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拍卖了呢?”近日,家住洛阳市伊川县吕店镇的张女士向大河报•豫视频邻妹妹帮忙团求助。她称,2019年 在吕店镇阳光新城小区购置了一套134平方米的房屋,花费12万元。因长期在外务工,房屋一直未装修,直到今年计划装修时,才发现门锁被更换,进一步了解后得知房屋已被当地法院拍卖。对此,张女士既震惊又困惑,联系开发商却未得到解决。
事件:钱房两空,购房遇到糟心事
据张女士介绍,她购买的是“小产权房”,无法办理不动产证。2019年9月,她与出卖方洛阳市奥博房地产有限公司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对方出具了加盖公司财务专用章的收据,合同中明确约定房款12万元一次性付清,且有公司公章及法人张广伟的签名。
“当时想着签了合同、付了钱,房子肯定没问题,就一直在外地打工,没怎么回来过。”张女士说,直到今年5月准备装修时,才发现房屋状态异常。多次联系开发商无果后,张女士到伊川县法院了解情况。
张女士说,法官解释,因该小区开发商拖欠施工方工程款,施工方起诉后,法院依法查封了小区部分房产。由于小产权房信息未上网备案,开发商也未向法院说明房屋已出售,且法院已在小区张贴拍卖公告,无人提出异议,因此进入司法拍卖程序。
“我一直在外地,既没看到公告,也没人通知我,现在钱房两空,该怎么维权?”张女士焦急地说。
回应:执行程序合法,引导业主依法维权
接到张女士求助后,记者联系伊川县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套房产于 2020年1月被查封,张女士提供的合同和收据显示其购房时间为2019年。因小区土地手续不完整,法院当时向开发商送达了裁定书及查封房产清单,但开发商未说明房屋已售事实。加之张女士长期在外地,未实际占有使用房屋,也未注意到小区张贴的查封公告,法院确实无法知晓房屋销售情况,执行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不过,针对张女士的情况,伊川县法院非常重视,到该小区实地走访,发现该房屋仍为毛坯状态。上述负责人表示,目前,法院正联系申请执行人核实房屋是否已出售,同时引导当事人提供相关证据,通过案外人异议程序主张权利。
此外,记者根据张女士提供的联系方式,多次拨打洛阳市奥博房地产有限公司法人张广伟的电话,均无人接听。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发现,该企业早已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及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营业执照处于吊销状态。
目前,张女士正准备相关材料,委托律师进行维权。
律师提醒:小产权房风险高,慎重购买
河南周豫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执行主任李云帅律师解释,“小产权房” 并非法律概念,此类房屋属于集体产权性质,原则上只能在同一集体组织内合法流转,没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预售许可证,不能办理商品房性质的不动产权证。
“但为加大执行力度,法律允许法院在披露房屋真实情况后,对小产权房进行拍卖、变卖处置,由买受人自行承担后续产权登记、可能面临的拆除或补偿不能等风险。”李云帅律师说。
针对李女士的遭遇,他表示,法院依据生效判决执行被执行人财产,并在房屋处张贴评估拍卖公告,履行了法定程序,并无不当。若李女士确为实际权利人,可通过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请求法院排除对该房屋的强制执行;或者依据房屋买卖合同向开发商主张违约责任,依法解除合同,要求退还购房款并赔偿损失。
最后,李云帅律师提醒,购买小产权房存在无法办证、无法贷款、无法过户等诸多风险,购房者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及购买的潜在风险,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