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拉得少,一到这就卖完了。” 7月13日清晨,在延津县文岩街道小潭村村口,00后女大学生李付珍一边麻利地帮顾客装瓜,一边笑着回应老顾客的追问。三轮车旁围满了前来买瓜的人,这样的热闹场景,在两年前是她父母想都不敢想的 —— 过去,他们在街头吆喝一整天,西瓜也鲜有人问津;如今,不仅老顾客提前预订,新客户更是慕名而来,常常供不应求。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源于李付珍用一部手机在抖音上的尝试。
李付珍出生于2001年,目前正开封上大学。她的家乡在延津县石婆固镇西史庄村,村里种植西瓜已有三四十年历史,这里独特的沙质土壤孕育出的西瓜瓤红汁多、甘甜爽口,是远近闻名的瓜中佳品。从她记事起,家里就与瓜田为伴,父母 2004年开始种瓜,她初中时就独自骑车卖瓜,是村里公认的“卖瓜小能手”。但受限于销路,再好的西瓜也常愁卖。
改变始于两年前,李付珍尝试在抖音记录农村生活:沙地里母亲赤脚判断西瓜成熟度的专注、父女俩在瓜田边边摘边卖的忙碌、老顾客熟稔的预订声…… 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日常,意外吸引了大量关注。“很多人发私信、评论问在哪买瓜,还有人想带孩子来地里看看。” 李付珍说,线上的热度很快转化为线下的销量,如今西瓜常常没运出田地就被订空。
李付珍的抖音账号取名@卖西瓜的小女孩,在她发布的作品中能看到这样生动的画面:母亲蹲在滚烫的沙地上摩挲瓜皮选瓜,拧断瓜藤后抛向田埂,李付珍稳稳接住;顾客围着刚摘下的西瓜挑拣,她一边称重装车,一边笑着抹汗。“这个紧皮瓜脆甜多汁,大瓜味道最正!” 从最初判断瓜的生熟还要向父亲请教,到如今能精准推荐、灵活议价,李付珍的“卖瓜技艺”日渐成熟。
生意火了,李付珍没忘记乡邻。“都是乡里乡亲,能帮大家多卖点,我也开心。” 她开始帮邻居们一起卖瓜,让更多村民的西瓜通过她的渠道走出乡村。作为在校大学生,她在家的时间有限,却有着更长远的规划:“村里地多,农作物丰富,花生、小麦、玉米、红薯粉条都有特色,我想让更多家乡农产品通过网络被看见。”
如今,李付珍的抖音账号成了连接田埂与餐桌的“金桥”,一车车带着晨露的西瓜顺着“网线” 走向千家万户。这位00后姑娘用实际行动证明,新农人懂知识、善创新,能让乡土好物焕发新生机,更能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正如她所说:“一部手机能卖火西瓜,也能让更多家乡味道走得更远。”(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