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骄阳似火,民生牵情。近期,我省持续出现高温天气,为展现全省各地扎实做好高温天气应对的有力行动,为群众提供优质科普知识,本报即日起开设“夏日炎炎访民生”专栏,以“一线探访+清凉手册”的形式推出系列报道,凝聚全省上下战高温、保民生的强大合力。敬请关注。
近日,我省多地持续遭遇高温“炙烤”,人防工程纳凉点成为广大市民乐享清凉的热门“打卡地”。
“不光凉快,还有Wi-Fi,还能读报、下棋、看电视,美得很!”提起人防工程纳凉点,很多体验过的市民纷纷点赞。真的这么得劲儿?7月15日,记者来到洛阳市部分人防工程纳凉点一探究竟。
上午10点,洛阳市区的室外温度直逼40℃,位于洛龙区的政和东郡小区里少见行人。走进小区的一栋居民楼,乘电梯来到负一楼,一股凉爽感迎面而来,与户外的滚滚热浪形成鲜明反差。
这里是洛阳市国防动员办公室(人民防空办公室)今年向公众免费开放的人防工程纳凉点之一——政和东郡地下空间。放眼望去,此处有几百平方米,十分开阔。工作人员马海洪说,为了让群众有更好的避暑纳凉体验,这里进行了精心设计。
跟随马海洪的脚步,记者看到,偌大的地下空间被划分成了休闲区和运动区。休闲区配备有座椅、报刊阅览架、饮水机、电视机、避暑药品和棋牌桌等。运动区安装了两台健身自行车,摆放有两张乒乓球台。
居民李大爷正和球友挥拍对战。“这么热的天去哪儿?来这儿就对了,又凉快又不耽搁锻炼。”李大爷说。休闲区里,老人们带着孩子开心玩耍,小朋友在聚精会神下棋,室外烈日炎炎,这里却透着满满惬意。
离开政和东郡小区,记者来到位于洛阳市老城区的青年宫广场,沿着广场一角的步梯走下去,便是一处人防工程纳凉点。临近中午,这里人气很旺,有年轻人在短暂休息,给手机充电,也有老年人摇着扇子唠家常,好不自在。
“每天早上在青年宫广场锻炼后,来这里歇歇脚、消消暑,比在家吹空调强多了!”在此乘凉的王大爷说。
近年来,为做好人防工程服务民生工作,在省国动办(人防办)指导下,全省各地国动办(人防办)依托本地人防工程推出夏季纳凉便民服务。现在的人防工程纳凉点,不仅是群众避暑的好去处,更成为集教育、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场所。
今年,全省有165处人防工程纳凉点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河南日报记者 王斌 河南日报通讯员 程青 李莹莹)
下一篇:沟渠连通 周口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