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郑州,热浪翻涌,整座城市仿佛被炙烤一般,让人们倍感“煎”熬。在这炎炎夏日里,郑州地铁悄然化作一片清凉绿洲,为烈日下的劳动者撑起一方荫凉。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实地探访时看到,正午时分,皮肤晒得黝黑的建筑工人们三三两两倚靠在清凉的休息区,被汗水浸透的工服放在一旁。一位正在小憩的建筑工人说:“现在每天中午能在这儿喘口气,感觉特别幸福。”
户外工作者的“歇脚地”
7月10日正午,烈日灼烧着郑州,室外气温飙升至38℃。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在郑州市清华附中地铁站看到,刚下工的工人们三三两两走进站内,寻一处角落铺开毯子,开始吃午饭。
58岁的闫斌(化名)在附近建筑工地干了两个月。“最近热得邪乎,太阳底下站一会儿,皮都像被烤裂了。”他擦了擦汗说,“现在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3点,我们都会来地铁站午休,躲过最毒辣的日头。”
闫斌介绍,工人们大多住在中牟,早上6点乘大巴来干活,晚上7点才能回家,中午时间紧,地铁站成了难得的“歇脚地”。“这里凉快,地方也宽敞,比工地上强多了。”
57岁的李方(化名)表示,附近的建筑工人大部分都是一些50岁左右的中年人,而建筑工地较为空旷没有树荫,无风的时候体感温度超40℃。“以前只能到处找树荫躺着休息,现在地铁站内就可以乘凉,非常好,让我感觉到了城市对我们的包容性。”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观察到,地铁工作人员不时在站内巡视。该站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提醒工人穿好衣服和鞋子,并提醒大家将车站通道留出,确保不妨碍普通乘客进出。
“地铁站挺照顾我们,偶尔提醒两句,我们也自觉靠边休息。”一位女工笑着说,“工地的活儿累归累,但每天中午能在这儿喘口气,心里挺暖的。”
市民的“避暑客厅”
据了解,郑州地铁在全市设立了35处纳凉点,每个纳凉点都配备了完善的便民设施。除了基本的休息桌椅外,还设置了阅读书架、棋牌娱乐区,并提供防暑药品、热水、针线盒等生活用品。雨伞、充电宝等应急物品也一应俱全,全方位满足市民的避暑需求。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在绿城广场站纳凉点看到,这里已经成为周边老年人的“夏日会客厅”。十几位老人或围坐打牌,或闲话家常,凉爽的环境让他们得以避开室外的高温。
“今年夏天我几乎天天都来这儿,外面广场太晒了,这个专门开辟的休息区特别方便。”正在纳凉的刘先生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59岁的环卫工人苏景(化名)也深有感触:“我们工作时必须穿着厚厚的反光背心,中午热得实在受不了。现在能来地铁站歇会儿,大大降低了中暑的风险。”
7月9日,郑州地铁郑州火车站中心站副站长魏丽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进入暑期之后,地铁站35处纳凉点对外统一开放,一般是从早上6点开到晚上地铁站运营时间结束,自开放以来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避暑。
“9:00—19:00是纳凉高峰时段,我们根据客流情况动态调节空调温度,一般控制在25℃左右。”魏丽说,“站点还设置了意见簿,随时收集市民建议并及时改进。”
魏丽表示,为确保纳凉秩序,各站点都增派了巡逻人员,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保障通道畅通和行人安全。据悉,这项人性化服务将持续至9月暑期结束,让市民在炎炎夏日感受到地铁带来的丝丝清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苏梓晴/文 何玉帅/图)
上一篇:上海洗霸,用四年利润加码固态电池
下一篇:特朗普遭枪击事件调查报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