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AI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力量,讲述着“爆改”农业的新时代故事。从茉莉花之乡,到牛油果基地,从种“仙草”灵芝,到种田间万物,AI“慧”种地,不断开拓智慧农业发展新空间。
AI赋能“茉莉香”
走进“中国茉莉之乡”广西横州市,连绵的茉莉花田与数字大屏跳动的数据流交相辉映。这座以“全球每10朵茉莉花中有6朵来自横州”闻名的小城,正在联通AI助力下散发全新活力。中国联通精心搭建的“数字茉莉”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引领产业朝着种植智能化、管理数据化、交易数字化的方向大步迈进。
拍照、上传、系统识别……在茉莉花海下,种植户只要将手机镜头对准一片疑似出现病虫害的茉莉花叶子,手机屏幕上就能“秒速”显示准确病情。结合AI图像识别技术和病虫害算法模型,病虫害识别诊断准确率达到90%以上,使农药用量降低20%,保障了花的品质安全。
AI还应用于茉莉花生长预测模型,通过历史气候、土壤数据与实时传感器信息的融合训练,可预测未来7-15天花的生长状态,并给出最佳采收时间建议,进一步提升产量与品质。
电子交易平台升级,实现供应链可溯源、市场交易实时可视。线上交易实时可见,通过AI定价模型,结合供需关系、历史交易数据及天气变化趋势,动态生成参考价。AI质量分级系统,通过对花朵大小、香气成分等指标的图像识别和数据分析,自动生成质量评级,助力优品优价。
在“数字茉莉”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助力下,横州市茉莉花产业发展态势迅猛,中国联通将继续加强与茉莉花头部企业合作,助力做强做大高附加值产业链。
牛油果变“致富果”
在被誉为“边地绿宝石”的云南孟连县,从2007年种下第一棵树到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种植基地,全县牛油果种植总面积达12.07万亩,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80%。成功替代了15%的进口牛油果份额。如今,这里也建设了牛油果数字化种植平台。
联通AI设备就像农田的“千里眼”“顺风耳”,实时采集作物长势、田间小气候、土壤墒情数据。牛油果数字化种植平台搭配农事服务系统、专家服务系统等技术平台,实现孟连牛油果种植产业的科研赋能、科技赋能,助推孟连牛油果产业和乡村振兴发展提质增效,给产业注入致富“活水”。
2025年5月,云南孟连牛油果科技小院成功获批,位列新一批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将研究生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为牛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科技支撑。中国联通积极参与科技小院建设,继续推动科技小院向智慧化、融合化升级。
除了奶香细腻的牛油果,还有品质出众的咖啡豆、回甘润肺的普洱茶、品种丰富的野生菌、香甜可口的鲜花饼……在彩云之南,中国联通结合高原特色农业打造“智慧云农平台”,量身定制数字化解决方案。
目前,“智慧云农平台”已服务云南全省200余案例,涉农人数45万人,帮农富农20万户,涵盖云南农业各类产业,服务超过317万亩耕地、130多个养殖场、400万羽鸡、50余万头牛、发放溯源码2亿个,支撑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超过8亿元。
“仙草”灵芝智慧生长
在青山绿水环抱的吉林磐石市取柴河镇,54公顷的灵芝种植基地里,一座座生态大棚错落交织,智能传感器密布,立体栽培架上层层叠叠的菌包如艺术品般整齐排列,大棚数千朵灵芝正舒展金边伞盖,数据实时流转。
中国联通为素有“仙草”之称的灵芝产业装上“智慧大脑”,破解传统种植瓶颈,驱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走进大棚,已很少见到农户频繁穿梭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静静工作的传感器和自动调节设备,“人跑棚”变“网控棚”。覆盖全链条的服务体系,每分钟采集温度、湿度、光照等关键数据一次,数据实时汇聚到平台,驱动智能温控设备、电动卷帘等装置自动运行,精准维持灵芝生长的最佳环境。
平台的深层次还价值在于强大的预测预警与主动干预能力,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护航,通过深度对接吉林省气象局数据,运用AI算法,可提前72小时精准预测极端天气。
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年夏季高温期间,平台的精准预警发挥了关键作用。系统自动触发了23次喷雾降温操作,有效避免了高温灼伤。灵芝菌丝成活率从以往的80%左右显著提升至95%以上。”雨季来临前,预警系统又及时发出加固大棚的指令,成功保护了种植区免受灾害侵袭。
口袋里的“庄稼医院”
盛夏的重庆,九龙坡区英雄湾村的桃园里上演着火热的“机器人”大戏:树下,融合AI视觉技术的采摘机器人忙着摘桃子;坡上,山地运输机器人负重300公斤如履平地;空中,无人机将摘好的桃子稳稳地运到山坡下……人工智能助力数字乡村建设的场景,具象化地呈现眼前。
除了这些“大家伙”,还有能装进口袋里的“小宝物”。
2025年5月,中国联通在重庆召开的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会上,正式介绍了“AI庄稼医院”等6大AI产品。
“AI庄稼医院”通过数字化复刻现代医疗流程,构建“线上问诊-智能开方-精准服务”的全链条闭环。只需通过手机上传患病庄稼叶片照片,短短数秒,系统便能精准识别植株患病类型,并开出包含用药剂量、喷洒周期的“数字处方”,还能结合地理位置自动推荐附近的农药销售点。
传统农技服务受限于专家服务范围有限、专业覆盖不足等问题,农民常面临病虫害防治难、用药不科学的困境。有了高效便捷的“AI庄稼医院”,“看病”体验正在悄然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
如今,“AI庄稼医院”应用已在重庆市巴南区惠民街道、接龙镇、石龙镇等试点,并于6月进行巴南区全域试点,随后面向全市1000个先行村推广,让农业生产告别“凭经验”,走向“靠智能”,切实助力农户降本增效。
人工智能意味着现代农业的更多可能,数字技术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传统农业的基因,当传统产业与AI科技相遇,必将绽放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璀璨光芒——欲问丰年何处觅,智慧新篇已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