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佘宗明
又有两家科技巨头宣布开源了。据媒体报道,近日,华为正式宣布开源盘古70亿参数的稠密模型、盘古Pro MoE720亿参数的混合专家模型和基于昇腾的模型推理技术,百度也宣布同步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10款模型。
华为和百度加入“开源者联盟”,无疑是中国AI开源阵营的持续扩容:自今年1月DeepSeek以高性能开源大模型R1惊艳四座以来,中国科技企业就在全球掀起了AI开源浪潮——阿里、腾讯、智谱、月之暗面等企业都开启了开源模式。而今,在AI领域均有全栈布局的华为和百度也摁下“开源按钮”,显然有助于增加中国AI开源生态的繁荣度与协同性。
开源成为中国AI大模型厂商的“公约数”,未尝不是个标志:中国科技企业正从之前的全球技术开源受益者,变为反哺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无开源,不协同。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说过,开源承载着知识共享与科学开放的精神,历经40余年发展,已成为全球信息技术演进的核心动力。闭源确实能以垄断优势换取盈利闭环,但开源能用开放共享换来协作生态。GitHub技术论坛里就流传着一句话:当你慷慨打开技术大门时,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都会带着礼物来敲门。
这不是无谓之谈。一方面,开源模型将底层能力公开后,开发者可免费下载权重自行部署,进行“二次创作”,在不同行业和场景中微调形成专用版本,灵活适配性大大增强,大家共同分享工程经验,参与技术路线试错,会加速AI技术发展进化;另一方面,由于开源模型提升了AI系统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外部研究者可以深入“解剖”模型,及时发现偏见或漏洞并共同改进。
很大程度上,开源的价值就体现在能汇聚全球更多人的智慧共同推进技术研发,再将成果普惠所有人上,意义就反映在将自己走过的路公布出来,让其他人少走弯路,快速收敛到最优路径,最终带动全球AI产业共同进步。
正因打通了“开源-创新-迭代”的增强回路,开源模型的表现正快速追赶上闭源模型,中国AI大模型能力跟美国的差距持续缩小。DeepSeek爆火后,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说,是开源战胜了闭源,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反思“我们一直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必须重新思考开源策略”。
着眼现实看,闭源与开源在科技角力层面的价值指向,对应的分别就是霸权与平权。前者意在通过关起门来,将追赶者拦在技术高墙外面,形成独占优势便于商业转化,后者则是想打开门来,用开放协作建立生态护城河。
华为、百度开源,其实就是头文字“中”的科技企业们开放立场的赓续式表达:要继续以开源促创新,以普惠谋发展,用开放促开放,让开放的价值朝着普惠的方向持续溢出。
时间将继续证明,开放是面向未来的重要竞争力。无论过去还是未来,文明的真谛都不是把技术锁在黑箱里,而是让技术像野火般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