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地球加了速?俄专家:今夏将现三次最短白昼,影响不止少眨几次眼
创始人
2025-07-06 02:01:31
0

你有没有觉得最近时间过得特别快?刷几条短视频,看几篇文章,一天就没了。别急着怪自己拖延,可能真不是你的问题:地球最近有点“赶时间”。

俄国科学家发现,今年夏天有三天会特别短,比平常少了1.51毫秒。莫斯科国立大学的专家列奥尼德·佐托夫都觉得意外:“没人预料到这种情况。” 这感觉像是地球悄悄踩了脚油门,把我们都蒙在鼓里。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已经是地球连续第五年“加速狂奔”了。自打2020年起,咱们的淡蓝色星球就一反常态,打破了二十多次“最短白昼”纪录。去年7月5日那天甚至直接“偷走”了1.66毫秒,创下新纪录。

今年夏天更是安排了三次“快闪”:7月9日、7月22日和8月5日,其中8月5日预计缩短1.51毫秒,很可能成为人类有精确计时以来“最快的一天”。

地球为啥突然“赶进度”?

地球自转这事儿,本来像老大爷散步一样稳稳当当。月亮那点引力牵着地球,按理说应该越转越慢才对。过去几十亿年确实这样,青铜时代一天才23小时呢。可现在倒好,地球像是甩开了月亮的“刹车”,自2020年开始突然提速。

科学家们挠破了头也找不着确切原因。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列奥尼德·佐托夫坦言:“这种加速的原因尚不明确。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这与地球内部有关。海洋和大气模型无法解释这种巨大的加速现象。”

不过有几个线索挺耐人寻味:

地球内部可能“闹脾气”了,2023年《自然·地球科学》的模型显示地核里那些滚烫的液态金属流最近不太安分,流速的变化让地球自转加速度达到了0.05毫秒/世纪。就像花样滑冰运动员突然收紧了手臂,地球内部质量分布一变,转速自然跟着变。

冰川融化也在“添乱”,NASA卫星数据显示,格陵兰冰盖哗哗地化成水往赤道跑,相当于地球腰围每年胖出0.1毫米,质量往赤道迁移,地球转起来更带劲儿了。

月亮也在“悄悄溜走”。它每年远离地球3.8厘米,潮汐摩擦的减速作用直接减弱了15%。没了月亮这个“刹车片”,地球可不就撒欢儿转了吗?

1毫秒能掀起多大浪?

有人可能撇嘴,1毫秒够干啥?连眼皮都来不及眨一下呢(人眨次眼要100至400毫秒)。但对现代生活来说,这几毫秒的影响可不是开玩笑的。

全球金融市场测试表明,闰秒调整可能引发每秒4500万美元的交易风险。想想看,股票自动交易系统要是差个一星半点,买进卖出指令全乱套,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身体的生物钟比想象中敏感,《细胞》杂志2023年研究表明,人体昼夜节律基因对0.1秒的光照变化都有反应。长期错配下来,失眠风险能涨27%。赤道地区农民更头疼,每年日出时间偏移8秒,庄稼的光周期全乱套了,该开花时不开花,该结果时不结果。

日本新干线模拟结果显示,高铁时刻表误差超0.3秒就会触发安全制动,准点率预计下降12%。天上飞的也不省心,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已经预警,航班起降间隔因时间基准错乱需扩大到90秒,全球机场吞吐量直接砍掉五分之一。

最烧钱的要数5G网络改造,《自然·通讯》2024年研究指出,5G网络同步精度需要从10纳秒提升至1纳秒,全球基站改造成本预估要砸万亿美元。这些藏在秒针里的麻烦,正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

夏至遇上“偷时间”,白昼玄机更多了

今年北半球夏至刚过不久,6月21日10时42分,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那天台北人见证了全年最长白昼:清晨5点05分日出,傍晚18点47分日落,足足13小时42分钟的日光浴。要是往北走到黑龙江漠河,更能享受近17小时的白天;而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只有12小时出头,南北差距近5小时。

但夏至这天藏着几个“冷知识”,它虽是白昼最长日,却不是最早日出或最晚日落的日子。在台湾地区,最早日出通常在夏至前一周,最晚日落在夏至后一周。为啥这么别扭?因为地球绕太阳转的是椭圆轨道,每天太阳经过正午的时间其实有微调,天文学家管这叫“均时差”。

夏至日照最长,却通常不是最热的时候。地球像块慢慢烧红的铁板,吸的热量得到夏至后几周才达到顶峰。所以七八月才是真正的“烤箱模式”。

面对地球自转加速,国际计时机构正严阵以待,《自然》杂志去年就预警2035年前可能首次启用“负闰秒”(直接从计时系统扣除1秒),而国际计量大会已决定最迟不晚于2035年废除闰秒制度。

简单说就是未来可能直接改用“闰分钟”,允许原子时和世界时相差接近1分钟再调整,省得老折腾。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况,也是一件大事。它不会引发什么灾难,但它确实值得关注。这再次表明,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不寻常的时代。

但加减闰秒如同给全球发通知统一调表,金融、通讯、航天这些精密领域都得重新校准,成本高得像天文数字。更让人忧心的是加速已成趋势,2022年6月29日地球自转比24小时少了1.59毫秒,创下原子钟计时以来的纪录。

而1949至2023年间,地球自转参数变化超出预期35倍以上。地球仿佛成了停不下来的陀螺,越转越急。

在今年盛夏的艳阳下,到时候你可能不会察觉7月22日比昨天短了1.38毫秒,但人类文明精密编织的网,每一根线都拴在那根转动的指针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女子17年前“假”结婚今陷困局... 17 年前,一位女子因某种原因办理了“假”结婚手续,如今却陷入了深深的困局。“前夫”突然将其诉至法庭...
原创 昆... 2025年7月5日,备受瞩目的昆仑决世界格斗冠军赛104将在安徽铜陵北斗星城的昆仑决赛事基地拉开帷幕...
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后,又... 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这一举措在政治领域引发了广泛关注。随后,他回应了参选时间,明确表示将在明年...
谁在冒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 请你提供具体的相关内容呀,没有具体的信息我没法准确知道谁在冒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呢。你可以详细说说...
深圳龙岗:打造科技梦想之城 成立全国首个政府直属机构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3年拿出百亿元政府订单为新技术新产...
地球自转加速,今夏三次最短白昼... 近日,一个令人惊奇的天文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地球自转速度似乎在悄然加快。据俄罗斯科学家的最...
4个00后,三年干出700亿超... 作者 | 蒲凡 来源 | 投中网 在投资圈里,有个经典的方法论叫“卖铲子”,说的是人们复盘历史的时候...
“轨道上的都市圈”加速形成(大... “轨道上的都市圈”加速形成,这是当今城市发展的一大显著特征。大数据观察显示,轨道交通的快速拓展,如同...
湘鄂皖等地暴雨持续,水利部督促... 近日,湘鄂皖等地遭遇持续暴雨侵袭。暴雨如注,江河水位急剧上涨,低洼地区面临被淹的严重威胁。水利部高度...
亦庄启动打造6G创新发展先导区 昨天,行业专家与重点企业齐聚6G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峰会,共同探讨6G前沿技术突破、产业生态构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