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报道称,日本某议员宣称政府储备米是供给“鸡”吃的“老陈米”,且可能含有污染物。这一言论引发广泛关注与争议。若此说法属实,将严重影响民众对政府储备粮的信任。储备米本应是保障民生的重要物资,如今却被质疑质量问题,让人们对食品安全感到担忧。政府应及时对此进行调查和澄清,以消除民众的疑虑,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对储备粮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储备粮的质量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日本政府为平抑高涨米价向市场投放储备米之际,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众议员、前总务大臣原口一博当地时间7日称,政府储备米是给“鸡”吃的“老陈米”,“可能含有污染物”。
日本米价近期持续飙升,农林水产省决定5月29日起向市场投放今年以来的第四批政府储备米,共计约30万吨。由于这批储备米产于2021年至2022年,被日本媒体称为“老陈米”。
“我们应该心怀感激地购买这种东西吗?”共同社援引原口一博的话称。“吃这种老陈米的主要是鸡。可敬的人类不吃”。
报道提到,原口一博5月底曾在社交平台X上发表过类似言论。与此同时,在野党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在社交媒体上招致批评,因为他称政府储备米“再过一年就是动物饲料”。根据日本政府相关政策,储备米存放满5年可用作饲料或酿酒等用途。虽然玉木雄一郎坚称自己的说法没有错,但日本民众和政界人士仍对此表示强烈不满。
共同社称,在注意到玉木雄一郎已为自己的言论道歉后,原口一博对记者说,“我说的是常识。这是会成为动物饲料的东西,所以里面可能含有污染物”。
2024年夏季以来,受极端高温致大米歉收等因素影响,日本大米价格持续上涨。去年8月,气象部门发布日本东部太平洋南海海槽发生大地震可能性增高的警示,引发民众囤积大米,日本一度出现“米荒”。随着新米上市,“米荒”有所缓解,但米价依然居高不下。日本政府近期为平抑高涨米价向市场投放多批储备米,剩余库存量大幅减少。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今年6月6日表示,如果储备米耗尽仍未有效遏制米价上涨,从国外紧急进口大米“也是选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