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正当化,妈妈敌对化,儿童读物还是儿童“毒物”?
创始人
2025-07-05 20:18:24
0

如今,一些儿童读物正面临着严重的问题。部分作品中存在霸凌正当化的倾向,将暴力和欺负行为描绘得似乎合理,这会对儿童的价值观产生误导,让他们误以为霸凌是可以被接受的行为。同时,还有将妈妈敌对化的内容,扭曲了亲子关系,可能让孩子对母亲产生恐惧或抵触情绪。这些儿童读物俨然成了儿童的“毒物”,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智发展,破坏他们对世界的美好认知。我们必须警惕这类读物的存在,为孩子们守护纯净的阅读环境,让他们在健康的书籍中成长。


“这种图书怎么能在网上卖呢!”

今年4月,天津市民张先生在某平台购买了一本名为《××找不同》的童书,书的封面上写着“适合3至6岁儿童阅读”。但“翻着翻着,书中人物出现了许多儿童不宜行为,比如竖中指、抽烟等,孩子看到了问我是什么意思,我根本无法解释”。

随后,张先生向客服举报了该图书,但毫无效果,“目前这本书还能在平台购买到”。

图片

二百多本儿童读物

二十本涉嫌存在价值观问题

从画风诡异到暴力恐怖、从语言粗俗到不良举止,存在不良内容的儿童图书并非个例——记者近日翻阅和购买了二百多本儿童读物,发现其中涉嫌存在价值观问题的有近二十本,比如:

《哈利×××》名为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内容却存在大量对孩子的不良引导:“哈利”随地大小便、残害小动物、用铁丝捅插排以及偷钱等,涉及不少细节描写,教育孩子不该做这些事却一笔带过。

“前面七八页都在具体说怎么干坏事,只在最后一页说不可以这样干。对不具备完全理解能力的孩子来说,很容易模仿书中出现的各种危险行为,从而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采访中一位北京家长表示。

《地图×××》中,妈妈被描绘成了仆人,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家务。书中将爸爸和儿子写成一伙儿,和妈妈是“敌人关系”,经常随意破坏妈妈的私人物品,甚至直言“自己把床铺好、把被子叠整齐对他们就是一种惩罚”。

《我是×××》中其他鱼集体霸凌彩虹鱼,索取其身上鳞片,却被认为是正确的,很容易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甚至认为霸凌他人没有问题。

图源:视觉中国

引进的部分国外读物同样存在这类问题。

日本作家创作的《我不再×××》一度因为书名吸引家长购买。该绘本讲述了一个即将上小学的女孩改不掉吃手指的坏习惯,她的拇指上长出了一个会说话的茧子,来诱惑女孩继续吃手,书中有一页画面是拇指上那张布满血丝的茧子人脸在诡异地笑。

社交平台上,不少家长都认为该绘本的内容比较恐怖,画风诡异,还有家长表示自己的宝宝看完后“吓到半夜惊醒”。

湖南长沙的一位家长发现一本从国外引进的儿童绘本存在不良画面,比如绘本中女性角色在赶车摔倒的画面里竟露出内裤。“这一画面对于儿童绘本来说毫无必要,不仅无法传递任何有益信息,反而极有可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图片

儿童读物

为何会沦为儿童“毒物”?

第二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0至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1.65本,每天阅读纸质图书36.30分钟。

“儿童图书市场广阔,在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下,一些出版社放弃了对内容的严格审核,有些内容大家都能轻易发现其中存在问题。”有家长直言,正因为部分作者和出版社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对于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意义,这才导致市场上“儿童毒物”的存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说,在图书上市前,目前针对儿童读物的审核缺乏多学科专家的参与和科学的评估机制,比如某段内容看起来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可能存在问题;在售卖环节,电商平台和实体店对图书的分级展示和年龄提示不够明确;在治理方面,对违规出版社和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渠道。

在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广童看来,儿童读物夹杂不良内容已构成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条的实质违反,涉嫌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权和文化娱乐权。根据《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涉事机构将面临没收违法所得(最高可达违法经营额5倍)、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严重的则可能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或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对于已上市并被查实含有不良因素的儿童读物,应立即采取强制下架与召回,公开警示,对涉事出版单位、责任编辑、相关负责人等追责处理。”高广童说。

图片

守护孩子纯净的阅读空间

儿童读物本应是传递知识、塑造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如今却出现良莠不齐的乱象,其背后是利益驱动与监管缺位的多重困局。

为此,社会要构建多位一体防护网——立法与标准先行,强化分级阅读标准,明确禁止暴力、低俗、歧视等内容;严格落实审核机制,对内容进行多维评估,并邀请家长与儿童群体试读反馈;深化跨部门联动与信息互通,推动新闻出版、市场监管、教育、网信等部门构建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压实行业自律责任,强化出版行业协会引领作用,推动形成诚信守法、健康有序的行业生态。

净化阅读空间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作者、出版社、平台、监管者与家长协同发力,守护孩子纯净的阅读空间,不能再让有毒、有害的童书被端上广大儿童的“成长餐桌”。

只有将“守护儿童精神净土”的心愿置于商业逻辑之上,才能为下一代筑起牢固的精神防火墙。

针对家长,受访专家提醒,选择儿童图书时,要注意避免包含以下内容的书籍:

——暴力或恐怖元素:过于血腥、暴力的场景,如描绘战争、打斗、伤害等,以及恐怖主题如鬼怪、幽灵、黑暗魔法等,可能引发孩子的恐惧或模仿行为;

——不适合儿童的话题:死亡、疾病等沉重主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让孩子感到困惑或害怕;家庭破裂、虐待等内容也不适合低龄孩子阅读;

——性别或种族刻板印象:强化性别角色,如“男孩必须勇敢”“女孩必须温柔”等,以及带有种族或文化偏见的内容;

——不良行为示范:角色撒谎、偷窃、欺负他人等行为,如果缺乏正确引导,孩子很容易模仿;

——过于复杂或抽象的内容:哲学或宗教议题、政治或社会议题等超出孩子理解能力的内容,可能造成困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国袭击伊朗核设施,斯塔默、石... 美国袭击伊朗核设施这一事件引发国际关注。英国工党领袖斯塔默强烈谴责美国的这一单方面行动,称其破坏地区...
美媒:哈梅内伊目前藏身地堡避险... 美媒称,哈梅内伊目前藏身于地堡以避险。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地堡成为其寻求安全的庇护所,显示出当前局...
34岁数学家北大开讲座,“韦神... 近日,一位 34 岁的数学家在北大开展讲座,令人瞩目的是,“韦神”连续三天坐在前排认真听讲。这位 9...
伊朗若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将如何... 如果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将对全球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之一,...
丈夫打赏女主播1600万之后 丈夫打赏女主播 1600 万之后,家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妻子得知这一惊人数额后,眼中满是震惊与痛...
多所高校明确不招复读生,有何“... 近期多所高校明确不招复读生,这一现象颇具看点。一方面,这反映出高校招生政策的调整与变化,可能是为了优...
特朗普质问为白宫安装巨型国旗旗... 特朗普以其独特的行事风格和言论而闻名。在某一情境中,他质问为白宫安装巨型国旗旗杆的工人们是否有非法移...
伊朗国家媒体:今晚会发生一件大... 伊朗国家媒体宣称今晚会发生一件大事,这无疑在国际舞台上掀起了一阵波澜。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让世...
特朗普被爆私下痛斥美防长阅兵式... 特朗普被爆私下痛斥美防长阅兵式“基调全错”,这一事件引发广泛关注。阅兵式通常是展示国家军事力量和荣耀...
特朗普警告所有人撤离德黑兰,白... 特朗普突然警告所有人撤离德黑兰,这一举措引起了广泛关注。白宫官员强调,这反映出伊朗重返谈判桌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