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变量机器人王潜:自研双臂人形机器人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发布
创始人
2025-07-04 01:41:03
0

7月3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产业界的众多专家就AI技术创新如何有效支撑行业场景需求,打通从技术突破到大规模应用的路径展开探讨。会上,针对市场上广为流传的具身智能领域新秀自变量机器人“不做本体产品”的说法,自变量机器人创始人兼CEO王潜表示,其自研的轮式底盘双臂人形机器人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发布。

图源新华社。

国内人形机器人进入集中爆发期后,大批厂商开始探索商业化落地之路。在4月举办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中,松延动力的两支参赛队分别第二、第三个冲线,赛后该公司迅速走红,订单激增。松延动力创始人、董事长兼CTO姜哲源在会上透露,目前其公司手握2500余台机器人订单,工厂单月产能已超过100台,“今年是我们的商业化元年,也是我们第一个规模化量产的元年。”

据他介绍,目前其客户群体主要将机器人用于教育、科研、文旅和商业演出四个场景。教育场景下的机器人主要用作教具,开展课程及活动,比如机器人领操员、领跑员等;科研场景下,其作为硬件本体平台是相关科研机构开展前沿研究的基础;文旅场景下,不少展厅购买双足人形机器人,既用于场地移动巡逻,还有利于吸引客流;另外,商业演出、婚庆租赁等场景下对机器人的需求也在增加。

对于人形机器人来说,目前主流的数据获取手段分为真实数据和仿真数据。会上王潜谈到,如今行业内已经逐渐认识到仿真数据的局限性,从效率、训练成果等维度看,真实数据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在他看来,目前行业内已形成相对明确的定论,即仿真数据不能作为主要的数据来源。

真实数据如此重要,但又十分稀缺。灵御智能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莫一林指出,高质量数据稀缺已成为具身智能行业最大的痛点之一。以自动驾驶头部公司为例,这类公司已经拥有百亿小时规模的数据,但具身智能还停留在一万至10万小时规模,中间大约有四五个数量级的差距。

提到具身智能领域的新秀公司,绕不开“自变量机器人”。据了解,自变量机器人是国内最早采用完全端到端路径实现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公司。自成立起不到一年半时间,已完成7轮融资,累计金额超10亿元。

王潜表示,此前自变量机器人在硬件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原因是在硬件主要受AI驱动的情况下,做好模型是最重要的,但如今已深刻认识到“软硬结合”必不可少。“市场上普遍存在一个误解,说自变量机器人不做本体产品,不做硬件,实际上我们自研的轮式底盘双臂人形机器人应该在今年第三季度的时候就会发布。”

采写:南都记者 樊文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 “在‘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主题展厅,我们梳理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
罗马仕深夜回应:没有倒闭 【大河财立方消息】此前,“罗马仕倒闭”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对此,7月3日深夜,罗马仕回应称,“没有倒...
我省持续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 “趁今天下班有空,约几个邻居一起来运动一下,这日子过得真舒坦。”7月2日,在位于郑州经开区的省铁建投...
阿特斯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阿特斯(688472)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用...
龙岗物联网生态:企业创新引领,... 在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物联网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理论迈向实践,成为推动城市智能化转型的重要...
河南发力涉外法律服务 内陆突围... 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内,工人们争分夺秒赶制订单,其专用车产品远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出...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95后... “红旗渠,我来了!”70多岁的张根银老人举着手机,在青年洞前定格自己人生的第一张旅游照。就在上个月,...
加快开辟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 河... 河南日报讯 (记者 郭北晨)7月2日,河南低空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
中集集团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集集团(000039)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罗马仕“塌房”,充电宝“变天”... 随着监管收紧与消费者安全意识提升,获得3C认证的充电宝产品正加速占领国内市场。 7月3日上午,深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