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记者 叶菁)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历经千辛万苦,逐步走向了繁荣昌盛,这背后凝聚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同样,我国的通信事业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早期的带口信、发电报,到后来的数字电话、手机通讯,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通信方式的演变,不仅见证了国家经济的崛起,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
从“半部电台”起家的红色电信事业,是红色电信人在党的领导下,坚决履行初心使命的历史。从“半部电台”到“云监工”,从“数字福建”“数字浙江”到“数字中国”,中国电信提炼形成“听党指挥、信念坚定、一心为民、变革创新、崇尚科技、安全畅通”的24字红色电信精神,坚持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传承弘扬红色电信精神紧密结合,积极践行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维护网信安全主力军的初心使命,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战略,以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聚焦打造新质生产力,加快高质量发展,为数字中国的繁荣与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强大动力。
红色电信精神引领自主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极强的历史价值及教育意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住了张辉瓒。”1930年,红军取得第一次反围剿战斗胜利。收到消息后毛主席兴奋不已,写了这首《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在这一次战斗中,红军缴获了日后起了大作用的半部电台。这是一部老电台,确切地说是“半部电台”,因为它只能收听,不能发报。但它却是9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拥有的第一件高科技通信装备,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红色电信事业的起步。
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技术条件极其落后的年代,为了保障革命指挥通信的畅通,电信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用竹筒做天线,用马灯发电。这些看似简陋的设备,却承载着电信人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坚定信念。
这种“以战促研”的精神,在红色电信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传承和发扬。2020年初,中国电信仅用3天时间,就为火神山医院开通了超高速5G网络连接,依托云网融合优势与央视联合打造了亿万人关注的“云监工”,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速度。
中国电信不断在实践中赓续“红色电信”精神。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电信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战略,充分发挥数字中国建设主力军作用。2016年,中国电信在业内率先提出云网融合的发展方向,是全球最早提出云网融合发展理念的电信运营商;2018年,中国电信发布了业界首个云网融合白皮书;2020年,又率先发布《云网融合2030技术白皮书》;2023年,中国电信发布《中国电信云网融合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年中国电信提出要扎实推进以战新引领的基础和产数业务“双轮驱动”……中国电信构筑了坚强的“数智化”云网底座,激活产业澎湃“向新力”。
云网融合驱动产业升级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产业数字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电信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趋势,以“云改数转”战略为纲,积极构建“云网边端”一体化能力,为产业数字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2016年,中国电信在通信技术领域做出了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决策,率先提出了“云网融合”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为通信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云网融合将云计算和网络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够更好地满足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电信不断加大在云网融合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2023年,中国电信发布了《云网融合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明确了“智能敏捷、绿色低碳”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中国电信在推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云网融合技术的发展,不仅为通信技术领域带来了变革,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电信通过云网融合技术,为产业数字化赋能,推动了各行各业从“连接”到“智能”的转型升级。
在工业领域,中国电信与三一重工展开了合作,为其打造了“5G+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一平台利用云网融合技术,实现了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隐患,并进行预警和维修。
在农业领域,中国电信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云南开展了“数字乡村”项目。该项目覆盖了超过10万个行政村,通过建设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了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和物流配送的智能化管理。
在汽车制造领域,中国电信的“5G+AI质检”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某汽车工厂引入了这一技术后,缺陷检出率提升至99.9%。这一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和5G网络的优势,实现了对汽车零部件的快速、准确检测,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前瞻布局赋能未来产业
数字经济突飞猛进,人工智能浪潮奔涌。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中国电信积极担当起“数字赋能者”,其织就的广覆盖、高速率、高可靠通信信息网络,如春风化雨,从底部打通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前行的信息“大动脉”,激发数字经济的强大动能。中国电信顺应信息技术和数字社会的发展趋势,前瞻布局低空经济、量子科技、卫星通信等领域,加快融入智能时代。
低空经济,构建“天地一体”新生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电信联合无人机企业,积极开发物流、巡检等场景。在四川雅安,中国电信的5G网联无人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在发生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时,通信和救援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困难。5G网联无人机的应用,实现了应急通信30分钟覆盖,为山区救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卫星通信,织就“星河”网络。2024年,中国电信启动了低轨卫星互联网试验项目。低轨卫星互联网具有传输速度快、延迟低等优点,能够满足这些领域对通信的高要求。在智慧海洋领域,低轨卫星互联网能够实现海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分析,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极地科考领域,低轨卫星互联网能够保障科考人员与外界的通信畅通,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量子科技,筑牢安全防线。量子科技作为一种新兴的科技领域,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中国电信在量子科技领域积极布局,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合肥,中国电信建成了全球首个量子通信商用城域网。这一网络利用量子密钥分发技术,为政务、金融等领域提供了“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服务。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具有不可窃听、不可复制的特点,能够保障通信内容的绝对安全。
百年筑梦,网络强国。在新征程中,中国电信将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继承老一辈通信人的光荣传统,发扬奋斗精神,全力加快先进网络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坚定做数字化转型的践行者与使能者,让红色通信的足迹延伸至更加光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