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精准捕捉南极着地冰崖崩解瞬间,助力气候研究
创始人
2025-07-01 01:20:33
0

近期,一项关于南极冰盖质量损失监测的研究在国际地球科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研究由中山大学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携手完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多时相无人机影像处理技术,实现了对南极“着地冰崖”崩解过程的厘米级精度三维监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权威期刊《国际应用地球观测和地理信息》。

“着地冰崖”是南极冰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漂浮在海上的冰架不同,它们“扎根”在陆地上。与冰架大规模坍塌的壮观景象相比,“着地冰崖”的崩解往往不易察觉,且由于其崩解规模小、频率高、形态多样,传统的卫星遥感技术难以捕捉这一过程。因此,精细尺度的冰崖崩解监测一直是极地冰川学领域的一大挑战。

为了克服这一难题,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郑雷教授及其团队在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期间,于秦岭站周边展开了密集的无人机观测。在26天内,他们完成了10次无人机飞行任务,获取了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空间精度达到了2.1厘米。同时,团队还采集了12个雪坑的数据,详细记录了冰崖附近粒雪层的厚度、密度等关键信息。这些数据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借助先进的算法,研究团队成功地将不同时间点的无人机影像统一到同一参考坐标系中。结合实地雪坑测量数据,他们有效排除了浮冰和积雪的干扰,准确识别了44次“着地冰崖”崩解事件。沿着0.89公里的海岸线,累计崩解体积达到了4506.69立方米,总崩解量超过3000吨。研究还估算出,该区域的“着地冰崖”日均崩解速率约为263吨/公里。

这项研究不仅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极冰盖质量损失的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还为极地冰川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通过无人机技术与实地观测的结合,科研人员得以更准确地了解南极冰体的动态变化,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更为精确的科学依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海尔智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海尔智家(600690)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小米首款AI眼镜1999元发售...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AI眼镜的核心“神奇之处”在于它将人工智能...
拓普集团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拓普集团(601689)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魔搭社区发起人周靖人 :打造广... 本报讯 (记者梁傲男)6月30日,首届魔搭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举办。自2022年成立以来,魔搭社区已汇聚...
算力筑基,我国工业互联网全覆盖... 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道路上,信息互联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今,我国已构建了技术领先、规模宏大的信...
菏泽市“科普大篷车”展览活动走... 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拓宽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激发他们的科学梦想和探索精神,6月25日,由成武...
7月折叠屏新机扎堆来袭!手机市... 6月马上结束,在这个月内我们不但见到了华为的新王者Pura 80系列、小米的全新折叠屏MIX Fli...
首发开箱岚图FREE+:全面“... 2024年初,东风汽车集团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正式宣布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年8月中,双方...
Palantir与埃森哲合作,... 核心要点 Palantir(Palantir)与埃森哲(Accenture)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
科博达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科博达(60378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