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29日,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期间,腾讯宣布“腾讯脑力锻炼”认知功能训练软件获批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这款由游戏团队跨界医疗研发的产品,正以“数字处方”的形式,为银发群体提供新的科技支持。
锻炼内容源自生活
2019年,腾讯团队在走访养老院时,遇到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90岁老奶奶,她日复一日围着楼层转圈,只因记忆中仅剩等待母亲接她回家的执念。这个场景深深触动了团队成员,在了解后他们得知:在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有大概1500万人,同时,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大概有3000多万人。
“如果我们不去做干预的话,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有可能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就会逐渐发展成阿尔茨海默病,且每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疗费用大概在13万到15万,这对于整个家庭和社会都是非常大的负担。”腾讯“腾讯脑力锻炼”联合项目组负责人王楠说道。
六年后的2025年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腾讯宣布“腾讯脑力锻炼”认知功能训练软件获批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这款由游戏团队跨界医疗研发的产品,正以“数字处方”的形式,为银发群体提供新的科技支持。
“腾讯脑力锻炼”基于循证医学和认知心理学设计开发,结合游戏的声音、图像、互动玩法、激励机制等设计,提供正向情绪激励,帮助患者进行语言、学习与记忆和社会认知等训练,以延缓认知下降。
整个认知训练包括厨艺大赛、音乐大赛、诗词大会、收纳大师四项生活化的训练模块,每个模块均有不低于150个关卡,遵循由易到难、逐步解锁的模式,帮助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用简单、轻松、高可及的方式进行认知训练。
据临床数据反馈,试验组98%的受试者在坚持完成了12周的完整训练后,分别通过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TCA)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测评,结果显示使用该软件进行的认知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认知能力。
游戏与医学深度融合
在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库逸轩教授看来,“腾讯脑力锻炼”的核心优势在于将游戏的沉浸式体验与认知科学的专业训练体系结合,针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在语言、学习与记忆等方面进行训练。
以“厨艺大赛”模块为例,老年人在模拟摊煎饼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记忆食材搭配的顺序,还要同时处理打豆浆等多任务操作,并识别顾客表情以调整服务。这一过程巧妙融合了记忆训练、注意力分配、情绪识别等多项认知功能锻炼。而“诗词大会”模块则将传统文化与认知训练结合,通过诗词填空、复述等环节,增强用户的瞬时记忆和语言表达能力。库逸轩教授强调,这种训练模式,能够全面提升认知能力,同时通过150关循序渐进的关卡设计,实现难度的自适应调节,确保训练效果的持续提升。
填补医疗空白,破解认知干预难题
根据《认知数字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3)》,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现有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约3877万人,患病率达15.5%。在无干预的情况下,每年约10% - 15%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会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远高于普通老年人年1% - 2%的发病率。
更严峻的是,目前轻度认知障碍的治疗面临药物干预匮乏的困境,而传统认知训练又因枯燥乏味导致患者依从性低下,形成了“治疗空白期”。
“腾讯脑力锻炼”的获批上市,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作为腾讯首款获批的游戏化认知数字疗法,它不仅为医生提供了新的处方选择,更通过便捷的移动端应用,打破了传统认知训练对线下资源的依赖。患者在医生诊断开具处方后,即可通过手机或平板开展训练,大大提升了干预的可及性。
“腾讯脑力锻炼”的获批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科技向善的生动实践。它证明了游戏技术除了娱乐功能,还能在医疗健康领域创造社会价值,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从最初的观察到如今获批,“腾讯脑力锻炼”的研发之路,不仅仅是技术跨界,更是用科技温度对抗记忆衰退的社会实验,因为每个数字疗法背后,都是一段不想忘记的人生。
文 | 记者 陈旭泽
图 | 腾讯